两便不闭无妨事,保中汤饮任驰驱;顺气和中加减用,切脉因时再制宜。是一物而性不同,因天地之气也。
夫邪之中人,必先始于皮毛,故凡伤于寒,则为病热,是天之寒邪,病太阳之阳气,得阳气而寒反化热也。又不可以病在阳而定为热病,在阴而必为寒也。
太阳川芎阳明芷,少阳柴胡汤半里;太阴苍术少阴辛,厥阴茱萸能直抵。或曰∶识脉其难乎!余曰∶子但知识脉之难,而不知审脉之更难也。
是以上部有脉,下部无脉,其人当主吐伤中胃,而见此脉也。夫草药自神农至今,计六百一十余种,又杂草九种,有名未用者一百五十三种,内多有名而不识其草者,有草而不知其名者,若按《图经》以对草之形,以草之主治何病以对经,未尝不可,若凭荷担之野人,在彼亦不能识,而胡乱以命名,即欲按经索草,彼亦胡乱付之,在所取之人,亦不知其是与非也,是乌可尝试哉!肾气丸乃上古之圣方,藏之金匮,故名金匮方。
夫脾喜燥而肺恶寒,脾土湿则不能输运,肺气寒则不能通调,以致津液不生,痰涎反甚,阴火炎而咳嗽频,上下否而隔胀愈剧矣。《灵枢·本输篇》曰∶五脏六腑之输,五五二十五输,六六三十六输,六腑皆出足之三阳,上合于手者也。
故当审其先发于何部?若一见胖嫩,即使苔浓而焦干燥裂,非寒水侮土,即肾气凌心。